网站建设
  简约型网页设计套餐998
  实惠型网站建设套餐2580
  综合型网站制作套餐4980
  网站改版与网站维护
  行业网站建设方案
  大型网站建设解决方案
  企业网站建设流程
  帝网科技网站设计与网站制作
建站FAQ
·网站空间问题解答
·企业邮箱问题解答
 
酷站欣赏
·房产酷站(379)
·综合门户(8 9)
·建筑装饰(603)
·手机通讯(354)
·生活购物(376)
·医疗保健(199)
·文化摄影(602)
·休闲体育(399)
>>更多酷站欣赏
网站优化
·Google(谷歌)优化   ·百度(BaiDu)优化
·雅虎(Yahoo)优化    ·Alexa排名优化   
·Google AdSense   ·DMOZ目录提交  
建站知识
·网站建设知识·网站名词解释·网站运营知识
·网络营销知识·搜索引擎知识·实用技术文摘
网站推广
百度网站推广 google网站推广
搜狐网站推广 网易网站推广
新浪网站推广   雅虎网站推广
  您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帝网科技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他们的成功或许可以复制 但是无法粘贴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日期:2010年07月21日 点击数:


  他们的学历可以复制,但他们的成功无法复制;你可以成为他的校友,但你无法成为他。

  新浪微博新近较火的帖子是,想做唐博士的校友吗?容易。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文凭生成器http://sinaurl.cn/GcLjz,只要你在此网站输入自己的姓名就可以得到一份和唐骏一样的网上学历证书。尽管这一事件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平息,但学历与能力的亘古话题却再度浮出水面。有网友感喟,造假的何止是唐骏,曾任新浪联合董事局主席的杨澜老公吴征、小超人李泽楷,都曾遭遇过质疑。蒙牛甚至在数日前特别为执行董事丁圣是在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进修,而非毕业于南开大学及持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事发布上市公司澄清公告“学历门”业已成为各大公司避之不及的黑洞。

  学历就真的是叩开外企大门唯一的敲门砖么?是什么造成了公司人、甚至是高管层的急功近利?在成功至上的癫狂之下,是不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公司人对平民造星的极度渴求使得这些“打工皇帝”走上积重难返之途?他们的成功真的可以复制吗?

  学历造假: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为新华都赚了几十亿。”唐骏这话是真的。至少,聚焦零售、矿业的陈发树将目光发散到快速消费品领域,就是受这位眼界更为开阔的职业经理人的影响。2009年投资青岛啤酒一年获利数十亿元,投资云南白药所赚同样不菲,唐骏秘书表明其不会辞去新华都集团总裁职务,“集团高薪聘请唐骏不是因为看重他的学历,而是能力”的说法确实有凭有据。

  但随着唐骏母校“西太平洋大学”的真实面目日渐等同于钱钟书笔下的“克莱登大学”,本科学位2295美元、硕士学位2395美元、博士学位 2595美元的明码标价则让人对这位“打工皇帝”的事迹愈加寒心。媒体进而爆出一张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二班、三班、四班学员通讯录,人数高达近200人,其中不乏外企高管、研究机构、媒体人员,甚至国企领导、政府官员。套用一句大嘴黄健翔的名言,唐骏似乎并不孤单,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个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唐骏”潜伏在某个角落,甚至,是冠冕堂皇的一隅。

  翻开人类文明长河中不长的一段有学历存在的历史,这样的事件其实早已不让人惊奇。早在2001年,两位同样名声显赫的人士就曾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因与新浪相互控股,构建了极富资本想象的宽带与跨媒体平台的阳光传媒创始人吴征成为联合董事局主席,但光环加身不久后,媒体开始收到匿名传真,称其所持有的巴灵顿大学和复旦大学两个博士学位都是假的,且曾在美国做保险销售员时因欺骗客户被告上法庭,最后被开除。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时间,四面充斥了种种飞短流长。由于巴灵顿大学的学历确实不被中国和美国政府承认,新浪也刻意和吴征保持着距离,事件发生后不久,吴征便辞掉了新浪董事兼联席主席。

  同年“遇难”的还有电讯盈科集团主席李泽楷,从1992年开始,传媒和盈科网页中均形容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时代周刊》2000年的封面人物中称其取得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学位,李泽楷对此一直没有澄清。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却在此时发难,称其并未取得学位。和唐骏处理方式不一样的是,当时正陪同董建华在日本访问的李泽楷特别发表声明,直言在斯坦福尚欠一个学期未毕业。在“技术性错误”的解释之后,外界逐渐原谅了这位“小超人”。但海外对于这样的事件似乎更“不宽容”,2008年,Broadcom公司的高级副总裁Vahid Manian被开除且于媒体曝光,原因就是因为其尽管就读于加州大学,但并未真的拿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和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复制成功:回望你放弃了什么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有媒体通过网络,对1718名公众进行了在线调查,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72.7%的人认为,社会尊重高学历者;81.6%的人承认自己比较重视或很重视学历,表示不重视学历的人只占2 .8 %.答案于是显而易见———学历越高,越容易获得尊重。这种尊重或许在最开初只是面上的内容,但当你凭借着这不论是真是假的学历,成为有头有脸光光鲜鲜的人物,便真正落实了。

  “中国人普遍存在学历情结”的判断似乎不需要验证。越来越多的官员要修个硕士、博士学位,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总要弄个MBA甚至客座教授头衔。他们真正需要具备的与他们正在追求的开始分道扬镳,原本有些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儿开始乱炖成一锅。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副教授许锡良曾经坚信,高学历在商界无用,“无论中外,高学历在商界都遭受了冷落”,大名鼎鼎的盖茨、Oracle的创始人埃里森便是最好的案例。“商界狂人”严介和的观点更是有人弹来有人赞“谈到用人,我觉得学历最理想的是本科生,最差的是在学校里一气呵成读到博士的,MBA的成功率更是不到5%.”其另一句稍稍温和些的表态也让很多意图涉足商海的高学历人员警醒———经商靠智商,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高学历,高学历的人也不一定是高智商。

  然而,许锡良和严介和日渐发现,他们的观点并不为大众所认同,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将高学历与高智商、将学历与能力画上等号,因此开始了不停歇地追求。社会理论家布迪厄将之称为“社会炼金术”,无处不在的自我镀金,在单一的社会价值取向下(只有财富、权力、地位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成为一种歇斯底里式的社会迷恋。当然,从追逐学历者自身而言,他们给自己镀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文化资本,然后换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收。但一个社会如果过度地迷恋这种镀金,就很容易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江湖骗子,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学历团购”现象。方便快捷的花钱造假大行其道,唐骏那本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自传,在当下成为另一种真实———只要你肯花2595美元,你也可以复制我的成功。

  成功可以复制吗?恐怕很难。人人自有天赋,且达到幸福感的途径各有不同。可以讲法则,但不可以说方法,不能简单地从唐骏或某名人的事例中复制下来,粘贴到自己身上。盲目相信成功可复制便误导公司人走上弯路和错路,那些不懂得自己的天赋,或者知道了也放弃了的人,始终处在逆流状态,即使牺牲健康和情感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也很难有持久的幸福感。

  外企CEO:去神化的必要性

  “外企的CEO并不是神。”身在某大型日化企业的高级经理Benny坦言,在他们看来,这些追崇者众的经理人总是有走下神坛的那一天。不一定是因为谎言揭穿,也可能就是因为了解了外企的商业模式,并成为朝夕相处的对象。

  网络上有篇佚名文章描述了那些拿着天价薪水的职业经理人的实际情况。很多外企,尤其是那些从事高科技产品的外企,诞生和繁荣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明了独特的技术,用专利的围墙铸造竞争壁垒,且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一旦达到这个规模,垄断地位的维持是一件轻松的事,内部管理并不是很重要。即使已经乌烟瘴气、管理层昏庸腐朽,但只要核心研发部门还保持领先,就能看到它们活得风生水起。再加上中国区山高皇帝远,总部鞭长莫及,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多地卖一些产品。且一切总部都已搞定,包括中国区总裁都是只有知情权,没有决策权,甚至没有建议权“所以,如果问外企的什么位置最好坐呢?答曰,中国区总裁。什么位置最难做呢?答曰,中国区总裁。”

  真相让人悲哀,这个被大家捧为神的角色,很多时候只是个摆设。HP前总裁孙振耀说得好,外企的中国区总裁随便换,对业绩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并奉劝这些人有自知之明。但公司人需要偶像,都希望有人去指引他们走向成功,从农村出来的唐骏都成功了,我们就人人都有了希望。如今,希望的泡泡戳破了一半,回到前一个小标的结尾,再仔细想想:什么才是你要的成功?

  链接

  望闻问切,甄别学历真假

  曾有报道称,人才市场持假文凭者有50万之多,约占应聘人数的20%至30%,为了避免“学历门”事件的发生,各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应该学会防患于未然。其实,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便可查到2001年及以后的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教育及自学考试等国家承认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信息。当然要是想甄别一些毕业年数较久的人员的学历,2001年之后的信息检查显然就无法起效。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望闻问切”的打假方法。

  首先是“望”,教育部199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第18条有明确规定,凡未使用“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制”的毕业或结业证书内芯,而自行印发的毕业或结业证书,国家一律不予承认,这也是判定文凭真假的依据。且高校每年印制的文凭都有些小的变化,如套色、纸张的质地、内含的防伪标志等,真文凭公章、钢印、水印等肯定比粗制滥造的假文凭清楚。

  接着是“闻”,除了看文凭本身,看要看应聘者的脸色和眼神。一般持假者大多有做贼心虚的心态,可多提些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情况的问题,如果应聘者答非所问肯定是有问题。

  再就是“问”,当招聘者认为应聘者所持文凭有假可能性较大时,可用兵不厌诈的激将法,表示所应聘岗位相当重要,有必要对所持文凭和证件留下做进一步核实,相信九成以上持假者都不愿意把假文凭留下。用这样的方法打发对付也可保持双方和气,免得节外生枝。

  最万无一失的方法则是“切”,与发证学校进行核实,虽然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可保证百分之百正确。

  而随着洋证书造假的日渐流行,洋文凭打假问题也引起业内重视,主要可通过三种途径验证,一是查证大学,到网上查院校档案及专业设置,尤其是某些国家的私立学校,务必弄清学校所颁发的学历、学位是否经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权威机构承认或注册,并可向求职者所在学校的成绩注册部门索要成绩单。再者可到国外学历认证机构查相关资料,能签发合法学位的学校都将名列于这些认证机构的名单中。最后,所有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国外大学都会在涉外监管网 www.jsj.edu.cn上公布,涉外监管网也提供国外大学学历证明的验证方法。

  相关文章
 
·新闻集团首席运营官称愿意考虑出售MyS
·Facebook隐私事件升级 追踪NHS用户活动
·金融界第三季度净利润140万美元
·易网通创始人兼CEO吴植辉被拘留
·刘强东称代收费快递公司99%已资不抵债
·律师建言商务部暂缓第二批团购认证
·黑客活动猖獗 警方严厉打击
·谷歌涉嫌垄断 欧盟发起调查
·谷歌或60亿美元购团购鼻祖
·通胀下的电子商务大战:倒闭风上市潮或
·百度文库探索多种商业化模式
·店主卖股票教程淘宝负连带责任
·卡巴斯基携手腾讯进军手机安全领域
·凡客第五轮融资1亿美元 公司不急于上市
·Groupon扩张亚洲版图一口气购入三家团
·谷歌电子书店将于今年年底在美国试运营
·华谊兄弟:抛售不等于抛弃
·麦考林股价继续跌18% 市值已缩水6.8亿
·Zynga收购德州游戏公司Newtoy
·易传媒完成第三轮4000万美元融资
 
 

公司环境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120号D805 电话:020-82529556 传真:020-82529556
广州帝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8119341号